首页 使馆信息 领侨服务 经商服务 文化教育 喀麦隆概况 联系我们
使馆信息 大使专栏 机构设置 走进使馆 联系我们 双边关系 领侨服务 重要通知 赴华签证 护照旅行证 公证认证 婚姻登记 领事保护 赴喀须知 办公时间 表格下载 经商服务 文化教育 中非关系 相关链接 驻喀麦隆使馆经商处 中国政府网 中国外交部 中非合作论坛 一带一路网 直通非洲 中国领事服务网 新华网

首页 > 喀麦隆概况
  • 喀麦隆概况(2014-07-17)
喀麦隆概况
2014-07-17 22:57
 

  【国名】 喀麦隆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ameroon,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   

  【面积】 475442平方公里。   

  【人口】 2070万(2013年)。约有200多个民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包括芳族和贝蒂族)、俾格米族、西北班图族(包括杜阿拉族)。法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约有200种民族语言, 但均无文字。南部及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占全国人口的40%);内地及边远地区信奉拜物教(占40%);富尔贝族和西北部一些民族信奉伊斯兰教(约20%)。   

  【首都】 雅温得(YAOUNDE),人口250万(2013年)。年均气温24.9℃,降雨量1299毫米,降雨期133天。   

  【国家元首】 总统保罗·比亚(Paul BIYA)。   

  【重要节日】 国庆节:5月20日;独立纪念日:1月1日;统一纪念日:10月1日。   

  【简况】 位于非洲中部,西南濒几内亚湾,西北接尼日利亚,东北界乍得,东南与中非共和国、刚果(布)为邻,南与加蓬、赤道几内亚毗连。海岸基准线长360公里。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8℃。   

  公元5世纪起外来部族大量迁入,并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1884年沦为德国的“保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喀东、西部分别被法、英军队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交法、英“委任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将东、西喀分交法、英“托管”。1960年1月1日法托管区根据联合国决议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阿赫马杜·阿希乔出任总统。1961年2月,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20日,喀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2年11月阿希乔辞职,保罗·比亚继任总统。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

  【部族】有200多个部族,主要有:1、班图族系:包括俾格米、贝蒂、巴萨、杜阿拉、杨巴萨等,分布在南方大区、滨海大区、西南大区、中部大区、东部大区等。2、半班图族系:包括巴米雷克、巴穆恩、巴利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大区和西北大区。3、苏丹族系:包括穆恩当、杜布利、卡伯西利等,主要分布在阿达马瓦大区、北部大区和极北大区。4、波尔或富尔贝人,主要分布在喀北方地区。5、绍阿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乍得湖盆地。  

  【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分别于1715年、1843年和1890年传入喀麦隆。喀40%人口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20%信奉伊斯兰教,40%信奉传统宗教。基督徒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穆斯林主要集中在西部巴蒙族和北部地区,传统宗教在乡间发展。

  【经济】 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农业和畜牧业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工业有一定基础。独立后实行“有计划的自由主义”、“自主自为平衡发展”和“绿色革命”等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初期经济增长率曾达到两位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度达到1200美元。1985年后,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陷入困难。喀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的四期结构调整计划均未完成。1994年非洲法郎贬值后,喀经济形势开始好转,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外贸结构改善,工农业增产,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喀政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财政管理,推进私有化,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增长。2000年,喀顺利完成第五期结调计划,并被批准加入“重债穷国”减债计划。2000年至2003年,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下实施第二个“减贫促增长”计划。2006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喀达到“重债穷国减债计划”完成点,喀外债获大幅减免。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喀财政关税和出口产品收入骤减,外部投资和信贷收紧,失业人数增多。2009年,喀政府公布《2035年远景规划》,重点是发展农业,扩大能源生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努力改善依赖原材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争取到2035年使喀成为经济名列非洲前茅的新兴国家。近年来,喀政府积极平抑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加紧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解决能源供应短缺等问题,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经济平稳增长。  

  【资源】矿产资源较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铝矾土(储量为11亿吨以上,矾土品位为43%,硅石品位为3.4%)、铁矿(约3亿吨)、金红石(约300万吨,钛含量92%至95%)。此外还有锡石矿、黄金、钻石、钴、镍等以及大理石、石灰石、云母等非金属矿产。森林面积22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可供开采面积1690万公顷以上,木材蓄积总量4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水力资源达2080亿立方米,占世界水力资源的3%。石油储量估计为1亿多吨,天然气储藏量约5000多亿立方米。  

  喀政府2001年颁布《矿业法》,2010年7月29日修订其中部分条款,进一步明确了矿产证类型、采矿权益保障等内容。目前,喀政府正在酝酿出台新的《矿业法》。截至目前,喀政府共向314家手工矿产开发商发放1248份许可证,共批准15家手工矿产开发商经营矿产开发业务,共批准设立60个矿产资源商业化办公室,此外还登记并发放了167份勘探许可证、5份开采许可证、45份采石场开采许可证。目前,喀麦隆矿产资源每年财政收入约50亿非郎。  

  【对外贸易】实行贸易开放政策,强调贸易伙伴多样化。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与30多个国家签有贸易协定。主要出口原油、碳氢燃料和润滑油、木材、橡胶、棉花、铝矿、香蕉、咖啡等,主要进口原油、冷冻海鱼产品、大米、药品、化肥、旅游车辆、货物运输车辆等。欧盟始终是喀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喀对外贸易总额的50%以上。2012年主要出口对象国为西班牙、中国、荷兰、意大利等;主要进口来源国为中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  

  【教育】全国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为67.9%。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近几年来,教育经费在政府预算中一直占据首位。全国有公、私立中、小学校、技校和幼儿学校等约1.1万所,中小学教师近7万名,在校学生约270万。小学实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4%,其中男86.6%,女79.7%。高等院校有雅温得一大、二大、杜阿拉、德昌、恩冈德雷、布埃阿6所综合性大学以及国家行政司法学校、青年和体育学院、国家高等邮电学校、公共管理高等学院等高等院校。2002年在校大学生67000人。  

  【旅游】喀麦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迷人的海滨沙滩,又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清澈的湖泊河流。全国共有381个旅游景点和45处各类保护区。近年来,每年来喀麦隆的外国游客达数十万人次。受喀国家公园发生大象被群体性猎杀、法国游客被劫持等事件的影响,2013年以来喀麦隆接待国外游客数量大幅减少。主要景点如下:

  瓦扎国家公园 距马鲁阿120公里,建于1933年,是著名自然保护区,覆盖17万公顷热带草原和森林,栖息着长颈鹿、大象、狮子、非洲黄羊、野猪、羚羊、狼、鹿、转角牛羚等野生动物。11月至次年5月的旱季是最佳旅游季节,此间森林枯萎,野生动物都前往汲水处,利于观测。森林中还栖息着许多鸟类,如鸵鸟、鹈鹕、鹰、秃鹰、鹳等。  

  莫腊-科扎峡谷-莫科洛-汗斯基 被称为喀麦隆最美丽的旅游线路。莫腊距马鲁阿60公里,每周日的集市值得一去,由莫腊出发往科扎而行,沿途风景优美,特别是在长达400米的科扎峡谷,周围还建造着许多小石屋,汗斯基有火山喷发形成高达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1124米),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月球地貌,喀最著名的景点。  

  贝努埃保护区 距加鲁阿195公里,占地18万公顷。是喀最早的保护区之一,1968年成立白犀牛保护区,这里的犀牛、野猪、猴子等动物资源丰富多样,此外能进行鸟类观测。  

  丰班巴蒙王朝 丰班为西部大区努恩州州府,巴蒙苏丹王朝都城。地处山区,海拔1200米。年最高温度低于30℃,气候宜人。人口4.5万,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别具风格的王宫建筑、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手工艺人街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传统艺术博物馆的珍藏使丰班成为喀麦隆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1)  王宫和苏丹博物馆:王宫于1917年建成,由恩乔亚国王亲自设计,兼有巴蒙族和西方国家建筑风格,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王宫的第二和第三层是苏丹博物馆,主要收藏历代国王的遗物,如用珍珠和小贝壳串织的国王宝座,各种兵器、锁子甲、青铜盾牌、战利品,各种舞蹈面具、雕像以及用俘虏下颌骨装饰的酒葫芦等。王宫广场中矗立着一座传统茅屋,屋内摆放一个巨大的达姆达姆鼓,是用一棵大树干凿空而成。过去,每当敌人进犯或向敌人宣战时,都要敲响这只鼓,以召集所有巴蒙人集聚王宫广场,全国进入战备状态。据说鼓声可传至方圆60公里。如今,巴蒙人开始进入斋月仍以击鼓为号。

  (2)手工艺人街:居住着各类手工艺人。木雕、浇铸、锻造、筐篮编制、刺绣、棉纺等各类作坊排列街巷两侧。各种制品如木板雕刻、青铜面具和雕像、兵器、竹藤筐篮、桌椅和各种布制品都颇具特色。  

  (3)传统艺术博物馆:由叶亚普(博物馆创建人)厅、军事厅、贵人厅、舞者厅、茅屋厅五部分组成。馆内藏有泥制雕像、面具、木板雕刻等大量艺术珍品和各种军械、马具、家俱用品以及传统乐器。通过该馆珍藏,可以了解巴蒙人非凡的艺术才能和劳动、生息、战争情况及各种风俗礼仪。

  克里比 素有喀“蓝色海岸”美誉,是海滨度假的绝妙之地,系喀第二大海港。蓝蓝的海水、白白的细沙、高高的椰子树让你沉醉在海滩金色的夕阳里。距克里比十公里的Lobe瀑布在雨季蔚为壮观,倾泄入大西洋。通往克里比的交通十分便利,均为柏油马路,城中旅游设施十分完备,大小旅馆星罗棋布。为喀少数旅游开发较为成熟的景点。“克里比”在当地语言中“KIRDI”演变,指“小人”,指俾格米人(Pygmées)人。他们居住在附近的原始森林里,主要靠狩猎为生,是生活在非洲中部最原始的种族之一,身材矮小,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5米。  

  喀麦隆山 耸立在林贝市郊海岸边,海拔4095米,是喀境内最高山峰。山顶部终年云雾缭绕,西部山麓为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多达8000-10000毫米。山麓遍布各种热带雨林植被。喀麦隆山是一座活火山。它最近一次活动是在1999年。岩浆从半山麓外溢,景象奇特,滚滚炙热的岩浆像火龙一样缓缓地爬向大海吞噬了山林,横阻住公路。至今,冷却了的岩浆依然拦截在公路上。游人沿着冷岩浆攀登而上眺望远处雄伟壮观的喀麦隆火山及其茂密的热带雨林。攀登喀麦隆火山不需要特别攀登技巧,但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并聘请导游。登山时间根据所选择的路线有所不同。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适宜攀登。  

  林贝黑沙滩 位于喀麦隆西南地区的林贝市郊海滨。喀麦隆火山腰间喷射出的熔岩流向大海,火山灰就与海滩上的泥沙糅合在一起。由于海水和风力长年累月的作用,熔岩与泥沙合二为一,变成巧克力色的黑沙滩。  

  雅温得及周边旅游点:  

  统一纪念塔 该塔是喀麦隆政府为纪念1961年东(法语区)西(英语区)喀合并并统一而兴建的。塔高约15米,塔身由两道相互缠绕的蛇形阶梯组成,盘旋而上,最后汇集于顶端,标志着东西喀密不可分,国家最终实现统一。塔前立有一座5米高的雕塑。统一纪念塔已成为喀麦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国家博物馆 建于1932年,原是殖民统治时期法国总督官邸,喀独立后,改为总统府。1988年,比亚总统签令将其改建为国家博物馆,2001年开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共分上下两层,主要展出乐器、酋长宝座、面具、打猎和捕鱼器具、雕塑等非洲传统艺术收藏品和当代油画作品与摄影艺术品。  

  埃博格村尼永河 埃博格(Ebogo)是距雅温得市80公里的一座村庄。喀境内第二大河流尼永河(全长640公里,横贯喀东部、中部和南部三大区,注入几内亚湾)流经于此,沿途穿越热带雨林,自然景观优美。在尼永河泛舟可沿河观赏热带雨林风光,并可见到一棵树龄1000多年的大非洲楝。

    

附件: